请问管理学"福特汽车公司"案例分析2题,如何回答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7 13:57:19
美国汽车公司的兴起、衰落和复兴,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管理重要性的案例。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·福特有着精明强干的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。自从1889年《科学美国》作了有关德国奔驰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道,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后,于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。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,开始生产“A”型到“R”型和“S”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,当时并没有什么优势。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“T”型车就标志着福特垄断局面的开始。“T”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、设计简单、坚固、容易驾驶、价格较低。1913年福特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线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,形成了大量生产体制,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,1914年增加到26万辆,1923年增加到204万辆。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局面。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,它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。可是,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所有主管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“助手”,只需“助手”的汇报并由他发号施令即可运行。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“形式”,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。随着环境变化,其他竞争者崛起,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需要,科技、产供销、财务、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,个人管理已难以适应这种要求。只过了几年,到了1927年,福特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,以后的20年,逐年亏本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。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,则从20年代开始走着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。“通用”原是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,在建立之初,这些小公司作为“通用”的一部分各自为政,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,公司的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,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于事务,无暇考虑公司的方针政策,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。而1920年后,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·斯隆在大整顿、大改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组织结构,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,确定产品方向,加强专业化协作,谋取大规模生产,按照分散经营和协调控制的原则建立管理体制,组织坚强的领导班子,从而于1926年至1927年使“通用”的市场占有率从10%一跃而起达到43%,此后多年均达50%以上;而“福特”则每况愈下,到1944年,福特的孙子——福特二世接管该公司时公司已濒于破产。当时26岁的福特二世向他的对手“通用”学习,着手进行斯隆在“通用”所做过

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、衰落和复兴
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享利·福特有著精明强干的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。自从1889年《科学美国》作了有关德国宾士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导,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后,他於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。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,开始生产“A”型到“R”和“S”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。当时还没有什麼优势。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“T”型车就标志著福特公司垄断局面的开始,“T”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、设计简单、坚固、驾驶容易、价格较低。1913年福特公司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法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,形成了大量生产的体制,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,1914年增加到26万辆,1923年增加到204万辆,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的局面。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,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现金储备。可是,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“助手”,企业只需“助手们”的汇报而由企业家发号施令即可运行。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“形式”,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。随著环境变化和其他竞争者的兴起,汽车有著不同档次的需要,科技、产供销、财务、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,个人管理难以适应这种要求。只过了几年,到了1927年,福特公司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,以后的20年,逐年亏本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。当时它的强劲对手——通用汽车公司,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走著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。“通用”原是由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,在建立之初,这些小公司作为“通用”的一部分各自为政,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,公司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,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於事务,无暇考虑公司的发展方针政策,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。1920年后,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小艾尔弗雷德·斯隆在大整顿、大改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组织结构和处理问题的方法,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,确定产品方向,加强专业化协作,谋取大规模生产,按照分散经营和协调控制的原则建立管理体制,组织坚强的领导班子,加强科研和发展工作,使技术、产品保持先进,加强产供销管理,做好工资福利和人事管理,建立起财务管理等。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通用公司的组织管理水准,从而於1926—1927年使“通用”的市场占有率从10%一跃而达到43%,此后多年均